|
山東“南果北引”產業(yè)扶貧保就業(yè)、促增收仲秋時節(jié),山東省昌樂縣五圖街道響水崖子村歸源山莊內,圓滾滾、毛茸茸的獼猴桃令人垂涎,火龍果樹藤枝翠綠,果實藏匿其間,加上莊園內枇杷、楊梅、荔枝等熱帶水果和大櫻桃、山楂、核桃等本土品種,每月都有鮮果出產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游玩采摘。 為了更好地服務游客,莊園內20名工人分工明確、各司其職,把棚內外打理得井井有條。來自毛家村的王青華早已習慣了快節(jié)奏的打工生活,忙前忙后做好本職工作。“在這里打工有4年時間了,平時照看莊園,給大家伙兒做飯,打掃衛(wèi)生,干點力所能及的活!蓖跚嗳A告訴記者。 今年57歲的王青華,年幼時右腿受傷導致殘疾,行動不便的他只能靠打點零工維持生活,家中還有84歲的老母親需要照顧。2016年,生活窘迫的王青華得到了一份在家門口打工的機會。“公司不嫌棄我腿腳不便,我心里很感激!蓖跚嗳A說,“這里離家很近,也就2里路,每個月能掙1900塊錢,工資發(fā)放非常及時,生活算是有了著落,回家看望老母親也很方便! 歸源山莊內,像王青華這樣的低收入家庭打工者有7人,用工比例達到35%。 “莊園內共有14座南果北種高溫大棚,其中1、2、3號大棚是五圖街道產業(yè)扶貧項目,目前栽植的火龍果已經上市,套種的枇杷、荔枝等南方果樹長勢良好,我們每年都拿出5萬元租金用于街道扶貧工作!睔w源農業(yè)科技開發(fā)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張同剛介紹。 目前,五圖街道共有響水崖子旅游采摘、庵上湖溫室大棚兩個鎮(zhèn)級扶貧項目,亞太中慧現(xiàn)代循環(huán)農業(yè)一個縣級扶貧項目。街道把產業(yè)扶貧作為穩(wěn)定脫貧的治本之策,持續(xù)加大資金、技術、人才等要素投入,為貧困戶分紅、提供就業(yè)崗位,暢通增收渠道,鞏固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果。 文圖│門燕卿 劉冰清 編審│杜宏偉 主編│孫廷友 編輯│張心闊 統(tǒng)籌│李興新 |